封面新闻记者 郝莹 杨峰 平江报导
受持续强降水影响,湖南岳阳平江县遭受70年以来最大水灾,县城城区内涝,山区村庄因灾与外界断联。
7月3日,封面新闻记者进入暴雨初歇的加义镇。山村路途受损、通讯、水电中止,房子坍毁,但因防汛作业及时有用,完成大众零伤亡。惋惜的是,咏生村驻村队员张滔根因劳累过度突发心肌梗塞,倒在了作业岗位上。
现在,洪水对农田和基础设备的损坏给当地带来巨大影响,农人的生计与日子怎样康复重建,需求长时间重视。
70年以来的最大洪水
山洪降临前,平江县的雨已淅淅沥沥下了10多天。
住在加义镇横江村的陈兆根一向重视着天气预报,6月27日,看到特大暴雨要来的音讯,他赶忙给同村的叔叔打了电话,让他住到新房子里来。“他家里是泥巴房,下这么大雨肯定要出问题。”
李香(化名)也早早开端忙活,听到村干部说要防备暴雨后,她把家里的几大袋稻谷搬上了二楼,这是一家人的口粮。街坊看届时曾劝她不必搬上搬下,他们在周方村日子了四十多年,印象中再大的洪水也不曾漫过门前的河堤。
李香家一楼还运营着便利店,出于慎重,货架底部的产品都被她挪到高处,电扇等小件电器也搬到了桌子上。“水进来太快了,店里的冰箱冰柜搬不动都泡坏了。”
李荣(化名)家的冰柜没坏,手机上收到暴雨预警信息后,他和老伴把家里的电器、大件家具都用椅子垫高。他家地形较高,这半米左右的高度,让家中的贵重物品得以保全。“书记一向在村里巡查,(7月1日)清晨三点来敲家里窗子,叫咱们起来救灾了。”
6月30日,暴雨按期降临,河里的水位不断上涨,横江村的信号最早中止,和外界失联。
方次成在家里一夜没敢合眼,她家地形高,仍是巩固的砖混结构房,但屋后是植被茂盛的山坡,有滑坡风险。
7月1日清晨5点,她还在前屋焦虑地走来走去,检查墙角等当地有没有裂缝。8点左右,屋后的山坡卷着泥土轰然滚落,厨房后墙被砸出一个大洞,整栋房子被推得前移,挤得门前的水泥台阶撬起裂缝。
万幸的是,房子没有坍毁,方次成冒雨逃往街坊家。
横江村山体滑坡阻断路途 郝莹摄
陈兆根的忧虑成了实际,“村里的房子倒了七八间,许多都是泥巴房,好在人都没出事。”他家的十来口人都住在新修的砖房里,安全躲过了暴雨。
坍毁的泥巴房 杨峰摄
10余天的防汛预备
7月3日下午,记者在周方村遇上加义镇党委副书记彭鹏辉,她刚从相邻的咏生村步行过来,一路搜集各村受灾状况。“基础设备受损特别严峻,幸亏的是没有呈现人员伤亡。”
在一场70年难遇的洪水面前,零伤亡并不简单。
暴雨持续了两天,但关于加义镇来说,防汛的作业从22号收到预警后就开端了。
加义镇做的榜首件事,是对全镇218口山塘和24座上型水库进行降容,确保水位在溢洪道两米以下。“所以水库没有泄洪,这是咱们能操控的。”彭鹏辉说。
紧接着,各村村干部开端排查危房、提早搬运人员,但凡或许风险的都要搬运,村干部挨家挨户巡查、劝说,暴雨降临前,全镇搬运了近500人。
沿江、切坡建房的乡民是排查要点。方位安全的乡民,就告诉他们把一楼的贵重物品搬往楼上,随时重视雨情。关于房子质量好的切坡建房乡民,咱们就提早上门提示“住前不住后,住上不住下。”
这句话有特别的“送达”方法。
25号左右,周方村村委会收到一批平江县自然资源局下发的茶缸,村干部张婷(化名)拿出杯子展现,上面用赤色字体写着“住上不住下,住前不住后。”村干部们分头将杯子挨家挨户送上门,29日上午,送完了最终一家。
带有灾祸防治温馨提示的茶缸
也有遇到不愿意走的,彭鹏辉指着手机里的相片介绍。“咱们有一个老人家,就以为不或许有这么大的水,就一向在张望,不愿意走。”直到7月1号清晨,瓢泼大雨下了几个小时,她打电话给村干部,请他们协助搬运。“咱们马上去她家里,把人拉出来。搬东西过程中,刚出来一会儿,房子就开端倒。她就说真是救了她一命。”
要说人员零伤亡,其实并彻底不精确。彭鹏辉低落地说,“大众是零伤亡,但咱们有一位搭档由于心梗逝世了。”
他叫张滔根,是加义镇咏生村中国人寿平江支公司驻村队员,担任村庄复兴帮扶作业。
6月26日晚上,是他据守防汛值勤一线的第10天。他和镇村干部从大众家中回来村部,还在持续评论汛情时,因劳累过度突发心肌梗塞,不幸于6月27日清晨殉职,年仅39岁。
“原本要为他申报工伤保险,约了7月1号来查询,然后就产生灾祸了,只能等路途抢通后再说。”彭鹏辉说。
日子与生计
灾后没有休息时间。
汨罗江边的村镇河道密布,桥也密布。洪水后路桥损毁严峻,凹陷的桥面、堆积到小腿高盖满路途的淤泥、被掏空路基的沿江公路,路旁边还有杂乱无章的电线杆,暴露的管道,水电通讯也悉数中止,一场洪水把村落切割成一个个孤岛。
施工人员抢修中止的桥梁 杨峰摄
困在“岛”上的人们相互走动着报平安,在外界救援到来之前,周方村的部分乡民现已自发疏通了村道,在村干部安排下,配合着村里的三台挖掘机清淤、填路、抢救房子。
周方村乡民正在整理受灾房子 杨峰摄
村里的路途晓畅后,他们才回到家里,搬出被泥水泡坏的冰箱、洗衣机、空调,清洗还能用的家具、衣物,量力而行地抢救丢失。家家户户把五颜六色的床垫、被子、衣服晾在门口,混着泥水的杂物废物也堆在门前,艳丽和灰败交织着,一向延伸到路止境。
陈兆根在横江村里散步良久,找到一处从路旁边石壁缝隙流出的水源,他从家里拿来饮水机的水桶,靠在石壁上等候水一点点接满。“村庄人吃喝好迁就,家里的稻谷被水泡了,要拿出来晒过才能吃,本年眼看没有收成了,这些存粮只够吃到9月份,下一年不知道怎样办。”
比起房子进水,农田被淹是最让陈兆根痛心的。家里的5亩地悉数受灾,鱼塘里剩余一池浑水,不见鱼苗。
横江村被淤泥掩盖的农田 郝莹摄
他指着河谷里被淤泥掩盖严实的滩涂,“这一片,之前都是田。”大片平坦的农田现已看不见,只要边际处几点歪在泥里的绿色禾苗提示着,这儿原本是良田。“像这种,靠人力没办法清淤,要机械来挖,水利也被毁了都要从头修,否则下一年、后年也康复不了。”
受损不算严峻的当地,有乡民在地里劳动,把被冲开的田埂修补好,少数淤泥整理出去。“能拯救一点算一点,”陈兆根叹气。
农人在修补受灾较轻的地步 杨峰摄
他忧虑,即便淤泥整理、水利修好,但洪水假如将肥力足够的耕作层卷走,土地的生产力也会下降。“这都是祖祖辈辈养肥的田,不知道怎样弥补。”
何故重建
关于整个平江县而言,犁地既是农人的生计,也是中心的工业。作为国家产品粮要点县,2023年,平江的粮食耕种面积101.2万亩,产值达42.36万吨。村里处处张贴着“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。”
村书记袁握农开始预算,周方村的犁地受损面积到达900亩左右,整个周方村的犁地和水田也只要1030亩。“原本8月是收成的时节,相当于这一季的水稻现已收不了了。”
抢修交通、水电、通讯固然是燃眉之急,康复农田的需求也相同火急。为了让农人有收入,袁握农期望争夺在8月从头耕种晚稻,赶上农时,这样老百姓本年才有饭吃。
施工人员抢修电力 杨峰摄
“咱们需求大型的机械设备重建水利设备,也需求一些农业方面的技术人员来辅导,赶快平坦土地,康复农田的耕作层。”彭鹏辉说。
洪水往后,加义镇的34个行政村中,7个成功脱贫的“洞郊村”(指偏僻交通不便的村子)都受灾严峻,它们是基层干部投入最多精力建造的当地,却遭受了“毁灭性的冲击”。
“考虑到大众的切身利益,咱们也要有更久远的方案,要对工业布局再进行调研,什么样的工业更适合咱们开展,对天灾有更强的抵抗力,也需求有专业的力气来协助咱们,辅导咱们量体裁衣地开展。”
脱离周方村的路上,彭鹏辉看着污浊的汨罗江湾叹气,“周方村原本很漂亮的,下雨时江面上有白雾,仙气飘飘的,要快点康复到曩昔的姿态才行。”